未来十年?
站稳脚跟?
赵丽握着听筒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
她刚刚才从德昌那个项目里缓过神来,感觉自己已经做了一件大的事。可听妈这口气,德昌的事,好像只是个开胃菜。
“妈……什么事这么急?”她忍不住问道,“我……我连卧铺票都买不到,这飞机票……”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赵淑芬的语气依旧平静,“你现在就去问,去民航售票处。买最快一班回港城的票。不管多少钱,都买下来。”
“可是……”
“没有可是。”赵淑芬打断了她,“丽,记住,时间比钱重要。我们现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
时间比钱重要。
她想起了在德昌,陈老板和齐师傅那充满干劲的样子。想起了自己为了抢一个座位,把行李砸上去的狠劲。想起了在拥挤的火车上,一夜不敢合眼的煎熬。
原来,在她忍受着这一切的时候,妈已经在考虑更远的事情了。
“……好。”赵丽深吸一口气,把所有的疑问和震惊都压了下去,“妈,我听你的。我现在就去买票。”
“嗯。”电话那头的赵淑芬很满意她的果决,“另外,那两台录音机,你用油纸和布多包几层,放在行李里一起带回来。千万不能磕了碰了。”
“知道了。”
“到了港城,直接回家,哪也别去。”
“好。”
“去吧。”
电话“咔哒”一声,挂断了。
隔音间里,瞬间只剩下赵丽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
她呆呆地握着已经没了声音的听筒,站了好几秒,才缓缓地把它放了回去。
走出隔音间,她去柜台结账。
“同志,一共十二分钟,三十六块钱。”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道。
三十六块。
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这么在十几分钟里没了。
赵丽付钱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她走出电信大楼,站在繁华的海市街头,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再一次感到了茫然。
但这次的茫然,和在百货大楼门口时完全不同。
那一次,是不知道怎么把东西运回去的茫然。
这一次,是不知道自己将被推向何方的茫然。
坐飞机。
学英语。
关系到赵家未来十年的大事。
每一件,都超出了她过去二十多年的人生经验。
她抱着那个沉重的帆布袋,感觉里面装的已经不仅仅是三台录音机了。
那里面,是妈的期望,是整个赵家的未来。
她不敢再耽搁,找人问了路,又一次挤上了公交车。
民航售票处在另一条街上,门面不大,但进去之后,人却不少。
这里比电信大楼还要安静。
来买票的人,个个衣着光鲜,话都轻声细语。有的拎着公文包,有的着她听不懂的方言,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赵丽抱着她那个灰扑颇帆布袋,站在人群里,感觉自己像是误入鹅湖的丑鸭。
她局促地走到柜台前,看着里面穿着挺括制服的售票员,紧张地开口。
“同志,你好,我想买……买去港城的飞机票。”
售票员抬起眼皮,打量了她一下,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arle的审视。
“身份证件。”声音很公式化。
赵丽连忙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自己那本从港城带回来的身份证明。
售票员接过去,翻看了一下,又还给她。
“明下午三点有一班,还有票。”
“多少钱一张?”赵丽心翼翼地问。
“三百八十块。”
“多……多少?”赵丽以为自己听错了。
三百八十块!
她买三台录音机,花了一千四百多,虽然心疼,但好歹有三台实实在在的机器。
可这一张薄薄的纸,就要三百八十块?
这笔钱,够一个普通家庭将近一年的生活费了!
她坐火车过来,硬座票才十几块钱。这一趟飞机,是火车票价的二十多倍!
售票员似乎见多了她这种反应,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问:“要吗?后面还有人排队。”
赵丽的脑子里,瞬间闪过母亲那句“时间比钱重要”。
她咬了咬牙。
“要!要一张!”
她从帆布袋的夹层里,拿出一个用手帕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布包。
打开布包,里面是她这次出门带的全部家当。
她一张一张地数着那些“大团结”,凑够了三百八十块钱,递了过去。
售票员接过钱,一张张地检查了一遍,然后在票上盖了章。
一张印着飞机图案的硬卡纸票,被推到了赵丽面前。
“起飞前一个时到虹桥机场办理手续,行李不要超重。”
赵丽拿起那张机票,感觉比之前提着三台录音机还要烫手。
她把机票和身份证明一起,心翼翼地放回贴身的口袋里,按了又按,确定万无一失了,才转身离开。
走出民航售票处,色已经有些暗了。
她找了一家最便夷招待所住下。
一个床位,五块钱一晚。
房间里有八张床,已经住了五个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脚臭味和汗味。
但赵丽已经不在乎了。
她把那个帆布袋死死地抱在怀里,和衣躺在狭窄的床上,睁着眼睛看着花板。
周围是其他旅客的鼾声和梦话。
她的脑子却前所未有地清醒。
她拿出那台被自己拆开过的录音机,又装上电池,把那盘试听磁带放了进去。
悠扬的音乐声,在嘈杂的房间里,显得格格不入。
旁边床铺的一个大哥被吵醒了,不耐烦地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儿!半夜三更的!”
赵丽没理他,只是把音量调到最,耳朵贴在喇叭上。
她听的不是音乐。
她在想,妈让她学英语。
可能吗?
可是,妈,她以后要满世界跑,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她又想起了在德昌的谈判桌上,自己据理力争的样子。
那个时候,她靠的是妈教的策略,和一股豁出去的勇气。
但如果以后,要面对的不是张主任,而是那些着她听不懂的语言的外国人呢?
她还能像这次一样,所向披靡吗?
赵丽关掉录音机,把头埋进了被子里。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好像有点明白,妈为什么要让她坐飞机了。
妈是在用这种最直接、最昂贵的方式告诉她:丽,时代不一样了,你的脚步,要再快一点,再快一点!
喜欢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nhyq.com)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年华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