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首页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大秦长歌 烈虎军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夏守国人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文阅读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txt下载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8章 小的名叫郭怀一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少则500株,多则800株。”

少年立即胸有成竹地答道,

“种的多,产量可不一定会高,”

“因为那可能会导致植株之间争抢地力,反而搞得最后没有一株能长好。”

现代人总结的明代玉米产量低的三大原因,已经被他到了两点。

李国助满意地点零头,忽然觉得这少年谈吐不俗,似乎是读过书的,

否则不会话如此有条理,还知道成语“金枝玉叶”。

于是他又问道:“你读过书?”

少年笑答:“书没读过几本,字倒认识一些,船上的舟师对我很好,闲时经常教我。”

舟师就是领航员,算是船上最有文化的一类人。

他们上知文下知地理,教人识字不过是牛刀试。

两人到现在,李国助对这少年不止是更加感兴趣了,还生出了些许好福

毕竟在这千余人里,这少年是与他年龄最相近的。

其他人就算没有二十岁,至少也都有十七八岁。

更何况两人还都是领航员的学徒,不愁没有共同语言。

于是他又问道:“你是跟我爹来的,还是跟我来的?”

少年从容答道:“是跟少爷来的。”

“啊,跟我来的!”李国助一惊,“那我怎么一直没见过你?”

少年咧嘴一笑:

“少爷是大忙人,哪能随便关注到人?”

“今跟颜大当家过来的五十个人,也都是跟少爷一起出海的。”

“试问少爷能认得几个?”

李国助扫视了一下在旁边围观的那群人,

除了颜思齐、杨生、陈衷纪等少数几个熟面孔,别的还真没几个相识的。

再看那些人一个个勾起的嘴角,他顿时就觉得很囧,连忙讪讪地道:

“那、那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笑答:“的名叫郭怀一。”

郭怀一!

一听到这个名字,李国助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一圈。

亏得他两世为人,总算还有些城府,没有惊叫出声,不然可就有他囧的了。

怪不得这少年对农事如此在行,原来是荷据时期,台湾华饶屯垦领袖。

不过真正让郭怀一青史留名的,

是1652年9月7日他领导发起的台湾华人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郭怀一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他本人也在战斗中英勇就义,

却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给他们造成了千余饶伤亡。

这充分证明了郭怀一不仅擅长农事,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李国助顿时萌生了爱才之心,想要改变郭怀一的命运,好好栽培他一下。

他记得前世看过几篇郭怀一起义的相关资料,里面有郭怀一大概是生于1603年。

于是他问道:“你多大岁数了?”

“的今年14岁。”

郭怀一似乎已经察觉到李国助对他的兴趣了,眼神里带着些许疑惑。

古人算年龄一般都是算虚岁,也就是当前年份减出生年份加1。

看来后世对郭怀一出生年份的记载是可靠的。

难得遇到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伙伴,还是历史名人,可得好好培养一下。

不如再试试他的学识才智,有潜力的话,就把他弄到身边来做助理。

想到这里,李国助笑着点零头,又问道:

“对于这一亩番麦的产量,你现在还觉得不可思议吗?”

郭怀一想了想,摇头道:“现在不觉得了。”

“哦,为什么?”李国助笑问。

“因为我发现,这5亩地的条件,比福建山区里种番麦的地可好太多了。”

郭怀一顿了顿,看了眼李国助,见他一副你继续的表情,便接着道,

“首先,这5亩地相当于福建山区里的低地,水热条件比更高的山地好得多。”

“其次,这5亩地是非常肥沃的黑土地,也不是福建山区里的山坡地能比的。”

“再次,这5亩地是刚刚开垦的,地力还处在最佳状态。”

“最后,我注意到这一亩地里种的番麦明显比福建山区里的一亩种的多,”

“似乎有上千株之多。”

“以这种土地的条件,肥力完全供得起千余株番麦的需求。”

“综上所述,这一亩番麦能有这样的产量也在情理之郑”

“我很好奇,究竟是谁想到这样种番麦的?”

李国助含笑点头:

“就是因为考虑到了你的这几个因素,再加上这一带容易获得鸟粪做肥料,”

“所以我总共让人在这亩地里种了1千株番麦。”

现代,在化肥和育种技术的共同作用下,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亩2800~6000株。

一个穿越者如果没有研究过粮食亩产量的发展历程,

那么就很可能想当然地用现代经验去指导古代的玉米种植。

则其结果就算不是灾难性的,也不可能在产量上取得划时代的突破。

幸好李国助在前世研究过玉米在中国的种植历史。

所以他知道,在这个化肥还没有发明,玉米的品种也没有得到充分改良的时代,

要想显着提高玉米的产量,就不能把主意全部打在提高种植密度之上。

因此在种植密度上,他并没有参考现代,而是参考了清代中期。

那时,正是中国人口暴涨的时期,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清政府开始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恰好那时,玉米的种植面积相比明朝已经有所扩大,种植经验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因此玉米种植密度有所提高,达到了每亩1000~1200株。

这使其亩产量也相应提高,普遍达到了100~300斤。

在南方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亩产量还可能会突破300斤。

不过即使在那个时期,玉米仍然是主要被种植在山区之中较高的山地上。

所以当李国助在山间低地刚开垦出来的黑土地上种植玉米时,

他只是用了清代的最低种植密度,就能在产量上达到清代最高值的将近2倍。

却郭怀一听了李国助的话,不由一怔,同时瞪大了眼睛。

片刻之后,他慌忙对李国助作揖道:

“恕的有眼不识泰山!少爷哪里是不通农事,简直是个农学专家啊!”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m.nhyq.com)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年华言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浮生夑 僵约:开局搞定马丹娜,进化紫僵 轮回乐园之旅 穆臻修仙 魔神大人别黑化 宠婚守则 四合院:柱子娶川渝婆娘 御兽:我的兽宠,全都是刺客系 分身,苟到无敌,占领修仙界 综武:签到成神,我被李寒衣尾随 我居然成了妖王 命格批发商 他比前夫炙热 战锤40K:我的女友是人类帝皇 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阎王殿下的小闺女 天才练习生:我家老公不是人 一人持枪,万世名 天命麒麟,下山即无敌
经典收藏 飘飞的残叶 赤潮覆清 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 汉威四海 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 大唐长生家族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从土匪开始的军阀之路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穿越中世纪当欧皇 为大唐名将治疗暗疾 惑乱红楼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穿越三国,匡扶汉室! 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 还政于朝之归魏 庶子封侯拜将
最近更新 扶明录 无名三国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史前部落生存记 鱼龙舞 东汉之乱世黄巾 风流大宋 御赐监察使 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大唐极品帝婿 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戡乱 赘婿:开局王府当驸马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眼魔的秋波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txt下载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最新章节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