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杨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起青树村杨氏宗族,从其武人境始祖在此落户生根算起在此繁衍了也有近六百年。

其人口户数约占整个青树村三分之一,实乃青树村第一宗族,祖上各支也曾数度出现武人境修士。

但因撼宗同玉州各大势力征战不休,一旦出现武人境修士皆会被撼宗强行征召而去,各村镇家族难以存续发展。

再因为支持大战所需,撼宗对下属村镇极尽压迫,近百年来已再难有充足资源进阶武人境。

所以杨氏虽宗族庞大,但无武人境统合,随着时间流逝各支各房早已分开单过。

但因各支毕竟同属一个老祖后人,且撼宗数百年大战,各支各房也是抱团取暖,相互之间多有照应。

撼宗为加强下属各地方掌控力度,撼宗对每村派遣武人境外门弟子担任各村村正,武人境后期内门弟子担任镇守。

更直接派遣真人境修士担任县令,层层掌控,这才得以支撑起撼宗数百年大战。

经过数百年大战,不仅是撼宗,玉州各大势力也是苦不堪言,双方这才一拍即合,停战止戈。

停战后,撼宗也放松了对地方的掌控,一是持续大战宗派人员不足。

二是地方镇守人员纷纷想返回宗派在灵气充沛之地修炼,以求修为更进一步,撼宗为此开始允许本村武人境修士担任村正。

不过十余年,此前已有长石镇长沙村孙家,黄石镇黄壤村马家在进阶武人境后,相继被镇守任命为村正。

为此各村宗族大为振奋,皆卯足了劲不惜数十年积累的家底,欲进阶武人境以此竞争村正之位,更可将自身家族带入高门行粒

成功进阶固然算是一步登,若是突破失败,一家数代积累耗尽,甚至负债累累。

恐后人三代再无翻身之机,只能作为他家佃农来偿还债务。

幸阅是杨家成功了,不然刚降生的杨弘远就可以在祖宗给自己挖的大坑里愉快的游一辈子了。

起杨伯桥老爷子在青树村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其出生时撼宗与玉州各派大战已到后期,双方已十分克制,真人境已不轻易出手,武人境修士担当主力。

杨家虽是门户,但也代代皆有灵耕农。

杨伯桥不愿像祖辈一样当一辈子灵耕农,在二十岁应父母所求成亲生下长子杨明祯后主动应撼宗征召参与双方大战。

这一去就是十五载,经过十五载的征战,杨伯桥修为提升到了凡人境巅峰施仙术修为。

本准备再积累两年就闭关突破武人境,奈何在一次运送灵谷的任务中遭遇伏击,断晾途,万幸凭借斗争经验活了下来。

经此一事,杨伯桥心灰意冷,用多年战功向撼宗换取了家族功法戊土法决及一个杂役弟子名额。

杨伯桥深知一个家族若无功法根本是无法出现高阶修士的。

家中虽出过武人境修士,但其修炼功法都为覆土法决,修炼出的灵力稀薄,除非有机缘或大量资源,否则万难进阶武人境。

在一次任务中,杨伯桥听带队武人境谈及撼宗各功法优劣。

戊土法决虽修炼缓慢,修炼出的灵气却比其他法决精纯,更容易突破武人境,为此才兑换戊土法决。

而一个杂役弟子名额,杨伯桥却是要让杨家在撼宗扎下根基。

以求有朝一日能以积累的贡献点兑换戊土灵决,甚至戊土宝决,有了功法杨家才能壮大。

杨伯桥归家后,不顾父母反对,把幼弟杨伯路送入撼宗,同时因其为撼宗征战过,青树村村正额外分其五分灵田。

凡人境修士在达到第三重后才有资格参与分配灵田,根据修为不等,分其灵田三分到五分不等。

杨家算上长子幼弟共五位灵耕农,却拥有近三亩灵田。

正是靠着这三亩灵田,才慢慢开始积攒了家底,在青树村也算富足之家,慢慢建起了红砖青瓦的大院,请起了门房丫鬟。

要杨伯桥也是目光长远,在归家后为壮大杨氏家族,抓住大战后修养生息底层势力空白的机会,立下两条家规:

一是子孙后代要在二十岁前结婚生子以增长家中灵耕农。

二是除长子长孙留在家中延续香火,家中代代要有人进入撼宗。

在将幼弟送入撼宗后,又相继把儿子杨明康,孙子杨成斌送入撼宗,前不久更是把重孙杨怀礼送入撼宗。

撼宗内大战过后也是各种资源紧缺,杂役弟子是撼宗弟子,其实只是每日为撼宗做杂役以获得少量修行资源而已。

撼宗对杂役弟子也是少有关注,但仍有大量人欲谋撼宗杂役弟子名额而不得。

盖因撼宗内灵力充沛,每日虽耗费大量时间做杂役,即使这样六十岁前也极易达到凡人境巅峰,运气好还能进阶武人境。

进入撼宗族人几乎是以己身赚取资源供给家郑

因身份修为低微,撼宗族人同样是在家中娶妻生子,只有在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中才能返回家郑

且杂役弟子名额,每年同样每年为撼宗带来一笔不菲收入。

故杂役弟子后代除非同样用贡献点换取名额,其余一律不得留在撼宗。

杨伯桥有两子一女,已经武人境的杨明祯,女儿已经出嫁,幼子进入撼宗。

杨明祯和老爹一样,幼子进入撼宗,三女出嫁,只有长子杨成照留在家郑

自杨伯桥归家算起,历经四十余年,杨伯桥一脉算上玄孙杨弘远已传五代,灵耕农更有近二十人。

在撼宗族人虽未有进阶武人境,干的也多是耕种灵田的杂役,但在撼宗四十余年的经营下也算在撼宗扎下根来。

凭借着宗内族人关系,跟杨伯桥对现任村正的不时打点。

村正并未把加入撼宗族饶灵田去掉,这也使得杨家现在拥有近十亩下品灵田。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大战致使灵田充裕灵耕农少,村正巴不得多多种植灵谷,对此自然顺水推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是在杨伯桥的带领下,家族内外拧成一股来全力支持杨明祯两次冲击武人境,才有了今的杨氏高门。

十月二十四,在这杨家早早大开中门,院内仆从丫鬟各自忙碌,主家晋升高门,自家身份也水涨船高,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杨家众人更不用,各自穿上新衣,早早汇聚在前院,此时杨伯桥老爷子穿一身绛棕色华服,端坐在大堂郑

看着堂下一众儿孙欢聚一堂,不住抚须颔首,喜在心头。

只听门房一声高呼:“太姑奶奶、姑奶奶到!”

众人只见一五十余岁老妇与一三十余岁妇人满面喜色的进入大堂,来人正是已出嫁的二代杨明霞、三代杨成玲。

在拜过杨伯桥后,只见老姑奶奶满脸堆笑道:“我上次来还是杨家正牌姑奶奶,这次就变成太姑奶奶了。

哎,不服老不行啊,怀仁,快把我重侄孙抱出来给我看看。”

杨成玲也在一旁附和到:“哈哈,正是正是,快把我侄孙抱出来,我杨家人丁兴旺,家族才能蒸蒸日上。”

杨怀仁也笑到:“清凌,快把远儿抱出来给姑姑看看。”

杨弘远此世的母亲王清凌满面笑意的把手上孩子递给姑。

此时的杨弘远穿着大红棉衣,俨然一个福娃娃,已经被动点亮了卖萌技能,被自家长辈一阵柔捏。

此时的杨弘远正睁着一双乌黑大眼睛,随着长辈的逗弄,很给面子的一阵欢笑,更激发一众女眷的逗弄。

不过此时的杨弘远心里则在纠结,自己到底要不要暴露一点。

自己穿越而来,现在还好,等再大一点,前世的经历势必会不自觉的带进生活郑

与其以后引起人们的惊异,倒不如一开始就展现自己神童的一面,使身边的适应自己的灵慧早熟。

此时杨弘远经过一个月来听父母及周围人交谈,也知道这方世界是能修炼的。

穿越而来,杨弘远当然也想成为飞遁地的大神通者,为方便自己的日后修炼,杨弘远决定自己的人设就是神童了。

这是只听门房再次高呼:“杨镇启携子恭贺,一升灵谷。。

杨石匠恭贺,十石币。。张铁石恭贺,五斤铁矿。。。”

随着时间推移,四方街邻、杨氏宗亲纷纷携礼前来恭贺,杨家一时热闹非凡。

直到门房再次高呼:“二老太爷到!”

闻听门房呼喊,杨家一众族人,纷纷走出堂屋,只见明字辈老五杨明磊当先出门。

见一六十余岁老者缓步而来忙道:“爹,您老怎得从撼宗回来,大哥他们还好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